《赤壁賦》《師說》《登泰山記》加點字練習(xí)

1.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徐
2.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屬
3.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少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如
5.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凌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馮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止
8.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遺
9.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仙
10.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予
11.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方
12.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和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慕
14.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泣
15.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危
16.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繆
17.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下
1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
19.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舉
20.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相
21.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屬
22.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寄
2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渺
24.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挾
25.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驟
2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消
27.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卒
28.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長
29.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蓋
30.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
31.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茍
32.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取
33.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竭
3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適
35.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更
36.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既
37.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盡
38.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相
39.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藉
40.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白
4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
4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
4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孰
4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
4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是故
46.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道
47.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 眾人
4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
49.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愛
50.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擇
5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惑
52.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 授
53.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習(xí)
5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讀
55.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惑
5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或
57.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小
58.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相
59.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族
60.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諛
61.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齒
62. 圣人無常師 常
6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賢
6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不必
65.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術(shù)業(yè)
66.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專攻
67.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 通
68.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拘
69.陽谷皆入汶 陽谷
70.當(dāng)其南北分者 分
7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
72.自京師乘風(fēng)雪 乘
73.越長城之限 限
74.道皆砌石為磴 磴
75.余始循以入 循
76.崖限當(dāng)?shù)勒? 限
77.世皆謂之天門云 云
78.明燭天南 燭
79.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居
80.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漫
81.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 稍
82.須臾成五采 采
83.或曰,此東海也 或
84.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 漫
85.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 失
您的姓名:
更多問卷 復(fù)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