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賦》《師說》《登泰山記》加點字練習(xí)
1.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徐
A. 慢慢地
B. 快速地
C. 輕輕地
D. 強烈地
2.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屬
A. 連接
B. 勸請
C. 托付
D. 聚集
3.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少
A. 一會兒
B. 少年
C. 少數(shù)
D. 年少
4.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如
A. 好像
B. 如同
C. 往
D. 依照
5.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凌
A. 跨越
B. 欺凌
C. 升高
D. 接近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馮
A. 同“憑”乘
B. 順從
C. 倚靠
D. 登臨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 止
A. 停止
B. 住所
C. 盡頭
D. 阻止
8.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遺
A. 遺失
B. 遺留
C. 遺忘
D. 遺棄,離開
9.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仙
A. 神仙
B. 仙境
C. 飛升
D. 超越
10.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予
A. 我
B. 給予
C. 允許
D. 拿取
11.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方
A. 方位
B. 邊,一面
C. 方面
D. 端正
12.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 和
A. 和諧
B. 附和
C. 唱歌
D. 唱和
1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慕
A. 羨慕
B. 思念
C. 仰慕
D. 仿效
14.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泣
A. 哭泣
B. 使……哭泣
C. 淚水
D. 哀痛
15.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危
A. 危險
B. 端正
C. 高
D. 危險,不安
16.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繆
A.微小
B. 美好
C. 同“繚”盤繞
D. 遙遠(yuǎn)
17.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下
A. 攻打
B. 下來
C. 下去
D. 往下
1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侶
A. 伴侶
B. 結(jié)伴
C. 與……結(jié)為伴侶
D. 情侶
19.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舉
A. 舉起
B. 舉行
C. 推崇
D. 發(fā)起
20.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相
A. 互相
B. 相貌
C. 彼此
D. 輔助
21.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 屬
A. 囑托
B. 歸類
C. 敬酒
D. 聚集
22.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寄
A. 寄存
B. 寄托
C. 寄送
D. 寄居
2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渺
A. 廣大
B. 微小
C. 清澈
D. 深遠(yuǎn)
24.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挾
A. 攜帶
B. 挾持
C. 依靠
D. 擁抱
25.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驟
A. 突然
B. 屢次
C. 急促
D. 迅速
2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消
A. 消失
B. 流逝
C. 減少
D. 失去
27.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卒
A. 士兵
B. 終于
C. 死亡
D. 終究
28.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長
A. 長大
B. 長久
C. 生長
D. 增長
29.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蓋
A. 蓋子
B. 覆蓋
C. 大概是
D. 用來
30.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
A. 自從
B. 從
C. 在
D. 自己
31.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茍
A. 如果
B. 茍且
C. 暫且
D. 隨便
32.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取
A. 拿
B. 選擇
C. 占有
D. 放棄
33.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竭
A. 窮盡
B. 竭盡
C. 停止
D. 疲憊
34.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適
A. 適合
B. 享有
C. 前往
D. 恰好
35.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更
A. 更換
B. 再
C. 更加
D. 另外
36.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既
A. 已經(jīng)
B. 即使
C. 既然
D. 又
37.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盡
A. 完畢
B. 徹底
C. 窮盡
D. 接近
38.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相
A. 互相
B. 幫助
C. 相等
D. 親自
39.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藉
A. 墊子
B. 書籍
C. 墊著
D. 記載
40.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白
A. 白色
B. 明亮
C. 清晰
D. 天空
41.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
A. 老師
B. 軍隊
C. 官職
D. 道理
4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受
A. 同“授”傳授
B. 遭受
C. 接收
D. 領(lǐng)悟
4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孰
A. 誰
B. 哪個
C. 如何
D. 何時
44.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
A. 需要
B. 平常
C. 哪里
D. 難道
45.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是故
A. 因此
B. 所以
C. 因此而
D. 這就是
46.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道
A. 道路
B. 傳統(tǒng)
C. 方法
D. 道理
47.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yuǎn)矣 眾人
A. 大多數(shù)人
B. 一般人
C. 所有人
D. 群眾
4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
A. 更加
B. 利益
C. 好處
D. 增進(jìn)
49.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愛
A. 喜愛
B. 吝惜
C. 疼愛
D. 偏愛
50.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擇
A. 選擇
B. 挑選
C. 抉擇
D. 挑選出來
51.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惑
A. 迷惑
B. 疑惑
C. 糊涂
D. 覺悟
52.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 授
A. 教授
B. 給予
C. 傳遞
D. 展示
53.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習(xí)
A. 學(xué)習(xí)
B. 復(fù)習(xí)
C. 練習(xí)
D. 模仿
5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句讀
A. 句子
B. 停頓
C. 讀音
D. 書寫
55.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惑
A. 煩惱
B. 疑惑
C. 蠱惑
D. 迷惑
5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或
A. 或許
B. 有的
C. 有時
D. 無論
57.小學(xué)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小
A. 初級學(xué)校
B. 基礎(chǔ)知識
C. 年紀(jì)小
D. 小的方面
58.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相
A. 互相
B. 輔助
C. 仔細(xì)看
D. 幫助
59.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族
A. 民族
B. 家族
C. 類
D. 集團(tuán)
60.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諛
A. 諂媚奉承
B. 夸獎
C. 恭敬
D. 贊美
61.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齒
A. 牙齒
B. 并列,排列
C. 錄用
D. 談?wù)?/label>
62. 圣人無常師 常
A. 經(jīng)常
B. 固定
C. 平常
D. 總是
6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賢
A. 尊重
B. 勞苦
C. 有道德有才能
D. 超過
6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不必
A. 不需要
B. 不一定
C. 不可以
D. 不應(yīng)該
65.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 術(shù)業(yè)
A. 方法策略
B. 學(xué)術(shù)技藝
C. 技術(shù)職業(yè)
D. 手段途徑
66.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專攻
A. 專門學(xué)習(xí)或研究
B. 專心研究
C. 專門攻擊
D. 專注工作
67.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 通
A. 精通
B. 普遍
C. 通知
D. 通過
68.不拘于時,學(xué)于余 拘
A. 拘束
B. 限制
C. 抓住
D. 固執(zhí)
69.陽谷皆入汶 陽谷
A.山南面山谷中的水
B.山南面的山谷
C.山谷的南面
70.當(dāng)其南北分者 分
A.分開
B.分發(fā)
C.分界
D.區(qū)分
7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
A.認(rèn)為
B.因為
C.用
D.在
72.自京師乘風(fēng)雪 乘
A.憑借
B.冒著
C.騎,駕
D.接連
73.越長城之限 限
A.險阻
B.門檻
C.限制
D.邊界
74.道皆砌石為磴 磴
A.臺階
B.路面
C.橋
75.余始循以入 循
A.遵守
B.依照
C.順著
76.崖限當(dāng)?shù)勒? 限
A.險阻
B.門檻
C.限制
D.邊界
77.世皆謂之天門云 云
A.助詞,無實意
B.一種天象
C.說
D.眾多的樣子
78.明燭天南 燭
A.蠟燭
B.像蠟燭一樣
C.照亮
79.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居
A.居住
B.停留
C.充當(dāng)
D.位于
80.亭東自足下皆云漫 漫
A.隨意
B.玷污
C.模糊
D.彌漫
81.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 稍
A.略微
B.頂端
C.逐漸
D.俸祿
82.須臾成五采 采
A.色彩
B.摘取
C.彩色絲織品
D.文章辭藻
83.或曰,此東海也 或
A.有的人
B.或者
C.有時
D.有的
84.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 漫
A.隨意
B.玷污
C.模糊
D.水漲溢
85.其遠(yuǎn)古刻盡漫失 失
A.忍不住
B.過失
C.錯過
D.缺失
您的姓名:
關(guān)閉
更多問卷
復(fù)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