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延安精神教育實施現狀與教師認知調查問卷
尊敬的老師:您好!為深入了解我校(或本地區(qū))延安精神教育的開展情況、實際效果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更好地推動延安精神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發(fā)揮其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我們特開展此次匿名問卷調查。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您的真實感受和寶貴意見對我們至關重要,調查結果將僅用于研究改進工作。感謝您的支持與參與!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請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勾選或填寫)
1. 您的性別:
男
女
2. 您的年齡段:
30歲及以下
31-40歲
41-50歲
51歲及以上
3. 您的教齡:
5年及以下
6-10年
11-20年
21年及以上
4. 您目前任教的學段:
小學
初中
高中
其他(請注明:)
6. 5. 您目前任教的主要學科/領域: (請?zhí)顚?,例如:語文、數學、歷史、思政、班主任、綜合實踐等) ________
6. 您是否擔任班主任或其他德育相關職務?
是(請注明:)
否
第二部分:對延安精神的認知與態(tài)度
7. 您認為自己對于延安精神(核心內涵: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了解程度如何?
非常了解
比較了解
一般了解
不太了解
完全不了解
8. 您主要通過哪些途徑了解延安精神?(可多選)
學校組織的學習培訓
黨團組織活動
自學(閱讀書籍、文獻)
影視作品、紀錄片
網絡媒體(新聞、專題網站等)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如延安)
同事交流
其他(請注明:)
9. 您認為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對中小學生進行延安精神教育是否有必要?
非常必要
比較必要
一般,可有可無
不太必要
完全沒必要
10. 您認為延安精神的核心價值對學生的成長主要有哪些積極作用?(可多選)
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志向
培養(yǎng)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
增強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培養(yǎng)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
樹立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意識
提升抗挫折能力和心理韌性
增強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協作能力
其他(請注明:)
作用不大或不確定
第三部分:學校延安精神教育實施現狀
11. 您所在的學校是否開展了專門的延安精神教育活動?(如主題班會、講座、參觀、文藝活動等)
是,經常開展(每學期多次)
是,偶爾開展(每學期1-2次或重大節(jié)日)
很少開展(一年1次或更少)
從未開展
不清楚
12. 您認為學校領導對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視程度如何?
非常重視
比較重視
一般
不太重視
完全不重視
13. 學校是否有關于延安精神教育的整體規(guī)劃或實施方案?
有,非常系統(tǒng)清晰
有,但比較籠統(tǒng)
沒有明確成文的規(guī)劃
不清楚
14. 是否有專門的教材、讀本或系統(tǒng)的教學資源支持延安精神教育?
有,非常豐富且適用
有,但數量有限或不夠適用
沒有專門的資源,需要教師自行搜集
完全沒有
不清楚
15. 延安精神教育主要在哪些課程或活動中體現?(可多選)
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
歷史課
語文課(結合相關課文)
主題班會/隊會/團日活動
國旗下講話/晨會
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演講比賽等主題活動
研學旅行/社會實踐活動(參觀革命舊址等)
其他學科滲透(如:)
不明顯或很少體現
第四部分:教師的教學實踐與融入
16. 在您所任教的學科/負責的班級工作中,您是否有意識地融入延安精神教育?
經常主動融入
有時會融入(如遇到相關內容時)
很少融入
從未融入
我的學科/工作與延安精神關聯不大(請說明:)
17. 如果您有融入,您通常采用哪些方式?(可多選)
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引申
講述延安時期的革命故事、英雄人物事跡
組織學生觀看相關影視資料、紀錄片
引導學生進行主題討論、辯論
布置相關閱讀、寫作或研究性學習任務
組織實踐活動(如勞動體驗、志愿服務等體現艱苦奮斗、服務精神)
利用板報、宣傳欄等進行環(huán)境熏陶
其他(請注明:)
18. 您認為將延安精神融入日常教學(尤其是非思政學科)的難度如何?
非常容易,可以自然融合
有一定難度,但能找到結合點
比較困難,需要花很多心思設計
非常困難,感覺生硬或脫離教學內容
不適用(我的學科無法融入)
第五部分:面臨的挑戰(zhàn)與影響因素
19. 您認為當前在學校開展延安精神教育面臨的主要困難和挑戰(zhàn)有哪些?(可多選)
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覺得內容枯燥或遙遠
教學任務繁重,缺乏足夠時間和精力專門開展
缺乏系統(tǒng)、優(yōu)質、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資源和案例
教師自身對延安精神的理解深度和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缺乏有效的、多樣化的教育方法和載體
評價機制不明確,難以衡量教育效果
社會環(huán)境復雜多元,對學生價值觀產生沖擊
學校領導重視程度或支持力度不夠
其他(請注明:)
20.您認為影響延安精神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可多選)
教師的認知水平與教學熱情
教育內容的時代性轉化和吸引力
教育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和互動性
學校整體的文化氛圍和重視程度
家長的認同與配合
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支持
評價體系的引導作用
學生的實際參與和體驗程度
其他(請注明:)
第六部分:需求與建議
21. 為了更好地開展延安精神教育,您最希望學?;蚪逃块T提供哪些支持?(可多選)
組織系統(tǒng)、深入的教師專題培訓
開發(fā)或提供豐富、優(yōu)質、易用的教學資源包(課件、案例、視頻、活動方案等)
提供更多實踐體驗的機會(如組織赴延安或本地紅色基地研學)
搭建教師交流分享的平臺(研討會、優(yōu)秀案例展示)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激勵機制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氛圍
減輕非必要的教學負擔,為開展活動留出時間
加強對教育效果的研究與指導
其他(請注明:)
22. 您認為在教育教學中,如何讓延安精神更貼近學生生活、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請簡要提出您的建議或想法)
23.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我校(或本地區(qū))延安精神教育工作,您還有哪些寶貴的意見或建議?
結束語:
再次衷心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完成這份問卷!您的每一個回答對我們改進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認真分析研究,努力推動延安精神教育在我校(或本地區(qū))取得更好的實效。祝您工作順利!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