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美育視角下“美心小屋”對小學生心理健康影響調查問卷(家長版)
一、基本信息
1. 1.?您孩子的性別:
男
女
2. 2.?您孩子的年級: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3. 3. 您孩子參與社區(qū)“美心小屋”活動的時長:
未參與過
1~15天
16~30天
31~60天
61天及以上
二、對“美心小屋”的認知與評價
4. 1. 您了解“美心小屋”的主要活動內容嗎?(可多選)
藝術創(chuàng)作類(扭扭棒、剪紙,繪畫等)
情緒表達類(曼陀羅,情緒編織、幸福泡泡等)
音樂律動類(奧爾夫音樂會)
主題互動(趣味課堂、愛國教育、女巫“毒藥”等)
不太了解
5. 2. 您認為“美心小屋”的活動與“美育”“心理健康”(如培養(yǎng)審美、創(chuàng)造力、情感表達)的關聯程度如何?
非常緊密
比較緊密
一般
不太緊密
不了解
6. 3.?您對“美心小屋”的活動安排(如頻率、時長、內容多樣性)的滿意度是?
非常滿意
比較滿意
一般
不太滿意
非常不滿意
三、孩子參與“美心小屋”的表現
7. 1. 您的孩子是否主動愿意參與“美心小屋”的活動?
每次都主動
多數時候主動
偶爾主動
不太愿意
完全不愿意
8. 2. 孩子參與活動后,是否會與您分享活動內容(如作品、感受、趣事)?
每天主動分享
每周分享2-3次
偶爾提及(每月<3次)
幾乎不提及
9. 3.?孩子在活動中是否愿意與其他小朋友合作完成任務(如小組創(chuàng)作、集體表演)?
非常愿意,合作積極
比較愿意,能配合
一般,需要引導
不太愿意,喜歡獨自完成
完全不愿意
四、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可對比參與前后)
10. 2. 當孩子焦慮/憤怒時,運用課程技巧調節(jié)的頻率?
經常使用(如涂色/捏泥)
有時嘗試
極少使用
從未觀察到
11. 1. 您認為孩子參與課程后,你觀察到其負面情緒(如發(fā)脾氣、哭鬧、生悶氣)出現的頻率變化是?
頻率及強度顯著降低
強度減弱但頻率未變
無明顯變化
情況加重
12. 3. 在自信心方面,孩子最明顯的變化體現在?(可多選)
更愿意主動嘗試新事物或挑戰(zhàn)
更樂于向家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或想法
在表達不同意見時更勇敢
面對失敗時更容易恢復,不輕言放棄
沒有觀察到明顯變化
13. 在社交互動方面,孩子參與課程后最顯著的變化是?
更主動地與同齡人交流或發(fā)起游戲
在小組活動中更愿意合作或分享
更能理解和回應他人的情緒
嘗試用更平和的方式解決沖突
社交行為沒有明顯變化
14. 4. 課程對親子溝通的影響?
孩子更主動傾訴感受
家長更易通過作品理解孩子
溝通方式無變化
孩子更抗拒交流
15. 5. 整體而言,您認為“美心小屋”課程對孩子哪方面的積極影響最為突出?
情緒管理和調節(jié)能力
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
社交技巧和合作意識
創(chuàng)造力和表達力
抗挫折能力和韌性
其他
五、建議與補充
16. 1. 您認為“美心小屋”的未來課程最需要加強的方向是?
情緒識別與管理技巧的深度訓練
增強自信心與自我認知的活動
促進同伴合作與友誼建立的內容
提供更多元化的藝術表達媒介
加強與家庭教育的銜接與指導
其他
17. 2. 您是否支持孩子繼續(xù)參與“美心小屋”的活動?
強烈愿意
視課程內容而定
暫不需要
明確拒絕
18. 3.?您對“美心小屋”還有其他意見或建議嗎?
以上題目可根據實際調研范圍調整,重點聚焦“美育活動”與“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關聯,通過家長視角反映實際影響。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