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師關于課堂語言教學的調(diào)查問卷
尊敬的老師:
您好!本問卷旨在研究方言保護與普通話推廣在語文課堂中的平衡實踐。您的專業(yè)見解對課題至關重要,問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數(shù)據(jù)僅用于學術(shù)研究。請根據(jù)教學實際如實填寫,衷心感謝您的支持!
一、單選題
1.所教年級:
A. 三年級
B. 四年級
C. 五年級
2.教齡:
A. 1-5年
B. 6-10年
C. 10年以上
3.?您在課堂中使用海南話的頻率:
A. 每節(jié)課都用
B. 每周2-3次
C. 幾乎不用
4.您認為學生方言能力現(xiàn)狀是:
A. 大部分能流利使用
B. 只能說簡單詞匯
C. 基本聽不懂
5.您認為學生普通話能力現(xiàn)狀是:
A. 大部分能流利使用
B. 只能說簡單詞匯
C. 基本聽不懂
6.您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普通話的頻率:?
A. 幾乎全部使用普通話?
B. 大部分時間使用普通話,偶爾穿插方言?
C. 普通話和方言使用時間大致相當?
D. 大部分時間使用方言,偶爾使用普通話
7.您認為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方言回答問題時,您通常會:?
A. 引導學生用普通話重新表達?
B. 鼓勵學生繼續(xù)用方言,只要表達清晰即可?
C. 視情況而定,簡單問題可以用方言,復雜問題引導用普通話?
D. 制止學生用方言,要求必須用普通話
8.您認為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平衡方言保護與普通話推廣是否有必要:?
A. 非常有必要,兩者兼顧能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B. 有一定必要,但應側(cè)重普通話推廣?
C. 不太有必要,重點推廣普通話即可?
D. 沒必要,方言保護不應在語文課堂中體現(xiàn)
9.您在教學中,是否有意識地融入方言相關內(nèi)容(如方言詞匯、俗語、童謠等):
A. 經(jīng)常融入,會專門設計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
B. 偶爾融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隨機引入?
C. 很少融入,幾乎不涉及?
D. 從不融入,覺得與教學目標無關
10.您認為方言的使用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影響是(可多選):?
A. 積極影響,有助于學生理解本土文化,增強文化認同?
B. 積極影響,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中的某些內(nèi)容?
C. 消極影響,可能干擾學生對普通話的規(guī)范使用?
D. 消極影響,會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混淆感
11.您認為推廣普通話對學生語文學習的影響是(可多選):?
A. 積極影響,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B. 積極影響,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書面語和文學作品?
C. 消極影響,可能讓學生逐漸疏遠方言和本土文化?
D. 無明顯影響
二、多選題
1.您在課堂上使用方言的主要場景是(可多選):?
A. 解釋課文中的難點、重點知識?
B. 舉例說明時,用方言更易讓學生理解?
C. 與學生互動交流,拉近與學生距離?
D. 講解與本地文化相關的內(nèi)容
2.您認為在陽江鎮(zhèn)中心小學推廣普通話的主要困難是?(可多選)
A. 家庭方言環(huán)境強
B. 學生說普通話害羞
C. 缺乏教學資源
D. 學校重視不足
3.您在課堂上使用普通話的主要考量是(可多選):?
A. 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的要求?
B. 有助于學生規(guī)范使用普通話,提升語文素養(yǎng)?
C. 便于學生適應升學及未來發(fā)展的語言環(huán)境?
D. 避免方言對學生普通話學習造成干擾
4.您在平衡方言保護與普通話推廣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是(可多選):
A. 缺乏相關的教學資源和方法指導?
B. 擔心方言使用過多影響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C. 學生方言和普通話水平差異較大,難以兼顧?
D. 家長對語言教學的期望不一致,增加教學難度?
E. 教學時間有限,難以同時兼顧兩者?
F. 其他(請說明):
5.您認為學??梢詾榻處熖峁┠男┲С?,以更好地平衡方言與普通話教學:?
A. 組織相關的教學培訓和研討活動?
B. 提供方言與普通話教學的相關資料和案例?
C. 建立語言教學的評估和反饋機制?
D. 鼓勵開展相關的教學研究和課題項目?
E. 其他(請說明):
三、量表題
評分標準: 1=非常不符合 2=比較不符合 3=一般 4=比較符合 5=非常符合
Q1 我會主動設計方言保護活動
1
2
3
4
5
Q2 學生對方言教學興趣濃厚
1
2
3
4
5
Q3 平衡兩種語言教學有難度
1
2
3
4
5
Q4 現(xiàn)有教材缺乏方言內(nèi)容
1
2
3
4
5
Q5 需要方言教學專項培訓
1
2
3
4
5
Q6 需要開發(fā)方言評估標準
1
2
3
4
5
四、開放性問題(沒有則寫無)
1.學校開展過哪些促進學生方言或普通話水平提高的活動或者比賽?
2.您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平衡方言保護與普通話推廣有哪些具體的策略建議?
問卷到此結(jié)束,感謝你的參與!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