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二科留置針輸液操作考試問卷
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
靜脈留置針輸液操作(含接瓶及沖封管)考核評分標(biāo)準(zhǔn)
考試日期:
學(xué)校:
學(xué)生姓名:
考核老師:
1、操作者:儀表符合要求,戴口罩、帽子,備表、筆、PDA ;操作前洗手
已做(Y)
未做(N)
2、環(huán)境清潔、安靜、光線充足,符合無菌操作
已做(Y)
未做(N)
3、治療車物品放置合理,方便取用、在有效期內(nèi)。上層:治療盤內(nèi)置彎盤、消毒液、棉簽、留置針、手套、透明敷貼3*4cm、膠帶、輸液器、已配置的藥液、止血帶、彎盤、巡視卡、快速手消、治療巾等
已做(Y)
未做(N)
4、治療車下層:生活垃圾桶、醫(yī)療垃圾桶、銳器盒、彎盤
已做(Y)
未做(N)
5、雙人查對醫(yī)囑與治療單(巡視卡)、瓶簽是否一致
已做(Y)
未做(N)
6、查對瓶簽與治療單,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藥物(名稱、濃度、劑量、用法、給藥時間)
已做(Y)
未做(N)
7、檢查液體質(zhì)量(一擠、二照、三倒轉(zhuǎn)、四復(fù)照)
已做(Y)
未做(N)
8、核對無誤后PDA掃描瓶簽執(zhí)行擺藥、配藥
已做(Y)
未做(N)
9、自我介紹,告知輸液的目的
已做(Y)
未做(N)
10、身份識別:詢問患者姓名,是否與瓶簽一致;查看手腕帶信息; PDA掃碼手腕帶與瓶簽
已做(Y)
未做(N)
11、評估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病情、既往史、用藥史、過敏史(消毒液、硅膠、橡膠等)、治療方案、藥物性質(zhì)
已做(Y)
未做(N)
12、評估注射部位皮膚、靜脈情況(有無疤痕、感染、炎癥);肢體情況(活動、手術(shù)、外傷、血栓、淋巴回流受阻等)
已做(Y)
未做(N)
13、評估生理狀況、二便需求、進食情況、體位是否舒適;評估患者對本疾病的認(rèn)知、輸液及留置針認(rèn)知與合作程度
已做(Y)
未做(N)
14、告知用藥的目的、輸液時間
已做(Y)
未做(N)
15、使用留置針的目的、作用、留置時間、輸液過程中的配合事項、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
已做(Y)
未做(N)
16、患者取舒適體位
已做(Y)
未做(N)
17、手消,消毒瓶口,插輸液器,掛輸液瓶于輸液架上,調(diào)節(jié)器置于合適的位置
已做(Y)
未做(N)
18、排氣(不排出針頭,如排出針頭,不能倒流污染)茂菲氏滴管液面1/2~1/3
已做(Y)
未做(N)
19、對光檢查氣泡,妥善懸掛輸液器
已做(Y)
未做(N)
20、留置針連接無針接頭
已做(Y)
未做(N)
21、留置針與輸液器連接,排氣
已做(Y)
未做(N)
22、旋轉(zhuǎn)松動、固定針芯
已做(Y)
未做(N)
23、鋪治療巾,恰當(dāng)選擇穿刺部位,放止血帶
已做(Y)
未做(N)
24、第一次消毒(順時針):蘸取消毒液方法正確(棉簽不過濕,不抖動、不攪動,及時回蓋消毒液),消毒皮膚,以穿刺點為中心,螺旋式擦拭消毒,不留空隙,消毒范圍直徑≥8x8cm
已做(Y)
未做(N)
25、備透明敷貼,膠帶,標(biāo)簽紙上寫上日期、時間
已做(Y)
未做(N)
26、穿刺點上方8-10cm扎止血帶,散邊向上,無跨越無菌區(qū)
已做(Y)
未做(N)
27、第二次消毒(逆時針),消毒方法同第一次,待干(符合無菌原則)
已做(Y)
未做(N)
28、手消,戴手套
已做(Y)
未做(N)
29、持針柄,去除針帽
已做(Y)
未做(N)
30、二次排氣,檢查留置針的氣泡
已做(Y)
未做(N)
31、二次核對姓名,囑握拳,與患者交流分散注意力
已做(Y)
未做(N)
32、進針:一手繃緊皮膚,另一手拇指和中指捏住針柄,根據(jù)血管深淺,使針尖與皮膚呈15~45進針,見回血后降低角度(約5°~10°),順靜脈方向繼續(xù)進2-3mm
已做(Y)
未做(N)
33、退出針芯少許,將導(dǎo)管完全送入靜脈內(nèi),松止血帶,松拳頭
已做(Y)
未做(N)
34、打開調(diào)節(jié)器,觀察液體流速及穿刺局部有無腫脹、疼痛;退出針芯,丟銳器盒
已做(Y)
未做(N)
35、固定敷貼:一手固定留置針,一手持敷貼,以穿刺點為中心無張力垂放→塑型→撫平貼膜→邊撕邊框邊按壓
已做(Y)
未做(N)
36、二次固定:高舉平臺法U形固定延長管,留置針開口高于穿刺點,連接輸液器Y型口在內(nèi)側(cè)
已做(Y)
未做(N)
37、固定輸液器
已做(Y)
未做(N)
38、脫手套,手消
已做(Y)
未做(N)
39、調(diào)節(jié)滴速(用表數(shù)30S),滴速符合年齡、病情、藥物性質(zhì)
已做(Y)
未做(N)
40、再次核對執(zhí)行單、藥物、患者身份
已做(Y)
未做(N)
41、在巡視卡上記錄輸液時間、輸液速度、操作者簽名
已做(Y)
未做(N)
42、掃描瓶簽,輸入滴速,執(zhí)行輸液(高危藥物雙人核對)
已做(Y)
未做(N)
43、宣教用藥的注意事項,不可隨意調(diào)節(jié)滴速,注意滴速變化
已做(Y)
未做(N)
44、告知注意防水,保持敷料干燥,穿刺肢體避免過度活動;帶液體如廁的方法,告知藥物可能出現(xiàn)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應(yīng)
已做(Y)
未做(N)
45、觀察穿刺部位皮膚、血管情況,觀察輸液是否通暢、藥物不良反應(yīng)、患者感受
已做(Y)
未做(N)
46、患者取舒適體位,整理床單位
已做(Y)
未做(N)
47、有異常情況寫好護理記錄
已做(Y)
未做(N)
48、洗手,處理醫(yī)療廢物
已做(Y)
未做(N)
49、輸液15分鐘,PDA掃描瓶簽進行輸液巡視
已做(Y)
未做(N)
50、評估液體完成情況、輸液排序
已做(Y)
未做(N)
51、身份識別:詢問患者姓名,是否與瓶簽一致;查看手腕帶信息;PDA掃碼手腕帶與瓶簽
已做(Y)
未做(N)
52、查對瓶簽與巡視卡,PDA掃碼查看患者(床號、姓名、住院號)、藥物(名稱、濃度、劑量、用法、給藥時間)
已做(Y)
未做(N)
53、告知藥名、作用、不良反應(yīng)、注意事項
已做(Y)
未做(N)
54、消毒連接瓶口
已做(Y)
未做(N)
55、更換接瓶
已做(Y)
未做(N)
56、再次核對
已做(Y)
未做(N)
57、調(diào)節(jié)滴速、告知輸液注意事項
已做(Y)
未做(N)
58、觀察靜脈通暢情況、局部血管反應(yīng)
已做(Y)
未做(N)
59、整理用物
已做(Y)
未做(N)
60、準(zhǔn)備封管液,10ml注射器,抽吸3~5ml生理鹽水
已做(Y)
未做(N)
61、核對治療完成情況,PDA掃描瓶簽,結(jié)束該瓶輸液
已做(Y)
未做(N)
62、告知患者輸液完成,評估療效及不良反應(yīng)
已做(Y)
未做(N)
63、關(guān)調(diào)節(jié)器,分離輸液器
已做(Y)
未做(N)
64、消毒無針接頭,75%酒精棉簽,用力擦拭接頭橫截面和外圍,消毒時間>15s,待干
已做(Y)
未做(N)
65、注射器連接無針接頭(注射器乳頭壓進接頭,順時針旋轉(zhuǎn)45~60°)
已做(Y)
未做(N)
66、脈沖沖管,推﹣停﹣推﹣停,勻速推進生理鹽水
已做(Y)
未做(N)
67、正壓封管,剩余0.5ml生理鹽水,邊推邊旋離注射器
已做(Y)
未做(N)
68、宣教留置針帶管注意事項
已做(Y)
未做(N)
69、告知患者拔除留置針的目的及注意事項
已做(Y)
未做(N)
70、貼膜起邊
已做(Y)
未做(N)
71、順著毛發(fā)方向,0°或180°撕除貼膜
已做(Y)
未做(N)
72、導(dǎo)管部分貼膜從下往上撕除
已做(Y)
未做(N)
73、無痛技術(shù),拔除針頭
已做(Y)
未做(N)
74、按壓方法正確,棉簽同時按壓皮膚穿刺點與血管穿刺點
已做(Y)
未做(N)
75、宣教拔針注意事項
已做(Y)
未做(N)
76、把握手衛(wèi)生指征,操作前洗手,接觸患者后接觸無菌物品前、記錄、調(diào)速前手消,處置醫(yī)療廢物后洗手,6步洗手法正確
已做(Y)
未做(N)
77、注意溝通技巧,體現(xiàn)人文關(guān)懷
已做(Y)
未做(N)
78、無菌原則符合要求,無跨越無菌區(qū),采取非接觸無菌技術(shù)
已做(Y)
未做(N)
79、符合職業(yè)安全防護要求,醫(yī)療廢物處置正確,無垃圾二次分類
已做(Y)
未做(N)
關(guān)閉
更多問卷
復(fù)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