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應知應會知識考試

請輸入企業(yè)信息
分公司名稱
您的姓名:
您的崗位: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
1.《安全生產法》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制定或修改有關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應當聽?。?nbsp; )的意見。
2.《安全生產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發(fā)生生產安全事故,對負有責任的生產經營單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擔相應的賠償等責任外,由應急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guī)定處以罰款:發(fā)生一般事故的,(? )。
3.《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三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規(guī)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專門用于改善(  )。安全生產費用在成本中據實列支。
4.《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   )。
5.《安全生產法》第四十八條規(guī)定,兩個以上生產經營單位在同一作業(yè)區(qū)域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  )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6.《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guī)定》,特種作業(yè)操作證申請復審或者延期復審前,特種作業(yè)人員應當參加必要的安全培訓并考試合格。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培訓時間不少于( ? )個學時,主要培訓法律、法規(guī)、標準、事故案例和有關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知識。
7.《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guī)定》:離開特種作業(yè)崗位(  )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yè)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試,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yè)。
8.《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  )是指造成 3 人以上 10 人以下死亡,或者 10 人以上 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 萬元以上5000 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 故;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9.按照事故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事故預警共分為四級,預警顏色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其中紅色代表(  )。
10.礦企業(yè)及其有關人員不得( )直接關系生產安全的監(jiān)控、報警、防、救生設備、設施,或者、、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影響其正常使用。
11.礦山發(fā)生事故(包括涉險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礦山負責人:礦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于( )小時內報告事故發(fā)生地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礦山安全監(jiān)部門,同時報告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省級局。
12.生產礦山每( )個月沒有更新《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規(guī)定的、由其主要集責人簽字確認且與實際情況相符的紙質版圖紙,即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13.礦山月產量大于礦山設計年生產能力的( )%及以上的,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14.礦山應建立健全邊坡安全管理和檢查制度。每( )年至少進行1次邊坡穩(wěn)定性分
15.當露天礦山運輸道路坡度(最大縱坡或平均縱)大于設計坡度( )將嚴重影響汽車行駛安全,容易誘發(fā)車輛傷害等事故。
16.根據《企業(yè)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guī)范》,非煤礦山企業(yè)對新上崗的臨時工、合同工等人員必須進行強制性安全培訓,其培訓目標是確保人員具備( )后才能上崗。
17.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下列哪項屬于重大事故隱患?( )
18.根據《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補充情形》,下列屬于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的是( )。
19.根據《應急管理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評價機構監(jiān)管的指導意見》,下列哪項屬于安全評價報告虛假的情形?( )
20.根據《礦山重大隱患調查處理辦法(試行)》,對3個月內2次或2次以上發(fā)現存在重大隱患仍繼續(xù)生產的礦山,應采取的措施是( )。
二、多選題(每題2分,共20分)
1.《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要求,推動礦山企業(yè)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每月開展1次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對排查發(fā)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建立臺賬,由主要負責人跟蹤督辦,確保( )和應急預案落實到位,逐一整改銷號。
2.各級監(jiān)管監(jiān)察部門對發(fā)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 ).
3.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有的安全生產職責包括( )
4.事故報告應當(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瞞報、謊報或者遲報。
5.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機構及其設在地方的礦山安全監(jiān)察機構履行煤礦安全監(jiān)察職責( )
6."三堂一舍”是指( )。
7.《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要求,礦山安全監(jiān)管監(jiān)察門要借鑒中央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督察做法,采取( )等檢查方式,綜合運用通報曝光、追責問責行刑銜接、聯合懲戒等處理手段,去在關鍵時、打到要害處。
8..中國建材集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五個一律”: 1)未與承包單位(分包單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或勞務派遣協議的一律不得進場;(      )
9.中國建材集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五個嚴禁”: 1)嚴禁無監(jiān)管作業(yè); ( )
10.“三違”是指:(      )。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40分)
1.《安全生產法》第五條: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其他負責人對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責。( )
2.《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依法履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
3.《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yè)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jiān)督、教育從業(yè)人員按照使用規(guī)則佩戴、使用。( )
4.《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yè)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減輕其對從業(yè)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 )
5.《安全生產法》第五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為從業(yè)人員繳納保險費。( )
6.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基于重大安全風險管控。( )
7.要健全完善重大事故隱患自查自改、整改跟蹤督辦、調查處理工作制度。( )
8.1個采礦權范圍內原則上可以設置多個生產系統(tǒng)。( )
9.煤礦、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尾礦庫等礦山的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審批由省級以上礦山安全監(jiān)管部門負責,條件允許的可下放或者委托下級礦山安全監(jiān)管部門。( )
10.對長期停工停產、資源枯竭的礦山,災害嚴重且難以有效防治的煤礦,積極引導退出。( )
11.定期組織應急預案演(包括特定情景下的無腳本演練)并編寫評估報告,每年至少開展一次緊急撤離和避險逃生應急演練。( )
12.大型非煤礦山要加快推進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和井下重點崗位機器人代替,非煤礦山中央企業(yè)和國有重點企業(yè)要率先開展智能化建設。( )
13.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未經審查批準,或者審查批準后作出重大變更未經再次審查批準擅自組織施工的,不屬于重大事故隱患。( )
14.露天轉地下開采未按設計采取留設安全頂柱或者巖石墊層等防護措施的,應判定為重大事故隱患。( )
15.水文地質條件中等礦山應設立專門防治水機構,配置專職防治水專業(yè)技術人員,建立專業(yè)探放水隊伍,配備相應的防排水設施、配齊專用探水裝備和防治水搶險救災設備。( )
16.凡是安全準入、復工復產驗收工作違反程序、降低標準、把關不嚴、弄虛作假的,必須推倒重來,并嚴肅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
17.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機構必須堅持嚴的基調,堅持多約談、多通報、多發(fā)督促函、多暗訪、多曝光,將責任、壓力層層傳遞到基層末梢。( )
18.國家礦山安全監(jiān)察局各省級局要當好地方黨委和政府礦山安全“吹哨人”,對礦山安全重大問題和重大事故隱患,及時向省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專報。( )
19.礦山企業(yè)和有關部門必須嚴格事故信息報送,對事故信息報送不及時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
20.發(fā)生較大事故的,由國務院安委會掛牌督辦并全程跟蹤督導事故調查。( )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