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密管理知識競賽
1、定密工作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是?
確定密級
確定保密期限
確定知悉范圍
確定定密責任人
2、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哪幾級?
絕密、機密、秘密
高級、中級、低級
一級、二級、三級
核心、重要、一般
3、下列哪項不是定密責任人的職責?
審核批準本機關、本單位產(chǎn)生的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對本機關、本單位產(chǎn)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內(nèi)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
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和屬于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先行擬定密級,并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代替上級機關行使定密權
4、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guī)定外,絕密級不超過多少年?
20年
30年
40年
50年
5、機關、單位應當根據(jù)工作需要,確定具體的保密期限、解密時間或者解密條件。這體現(xiàn)了定密工作的什么原則?
最小化原則
精準化原則
動態(tài)化原則
法制化原則
6、對已定密事項,發(fā)現(xiàn)原定密依據(jù)發(fā)生變化或者泄露后對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損害程度發(fā)生明顯變化的,應當如何處理?
維持原密級
降低密級
提高密級
及時調(diào)整密級、保密期限或者解密
7、機關、單位對所產(chǎn)生的國家秘密事項,應當按照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的規(guī)定確定密級,同時確定什么?
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保密措施和管理辦法
承辦人和負責人
產(chǎn)生時間和地點
8、下列哪項不屬于國家秘密的基本屬性?
秘密性
價值性
法定性
公開性
9、定密授權機關在作出定密授權決定時,應當明確被授權機關、單位的名稱、授權的事項和范圍、以及什么?
授權期限
授權密級
授權依據(jù)
授權程序
10、機關、單位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或者屬于何種密級不明確或者有爭議的,由哪個部門確定?
上級主管部門
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本單位定密責任人
11、下列屬于定密依據(jù)的有哪些?
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保密事項范圍)
上級文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本機關、本單位的實際工作需要
領導的個人意見
12、定密責任人包括哪些人員?
機關、單位負責人
分管業(yè)務工作的負責人
具體承擔定密職責的內(nèi)設機構(gòu)負責人
其他指定的人員
13、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應當根據(jù)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圍。下列關于知悉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有?
能夠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具體人員
不能限定到具體人員的,限定到機關、單位,由機關、單位限定到具體人員
知悉范圍以外的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經(jīng)過機關、單位負責人批準
知悉范圍一旦確定,不得變更
14、機關、單位在定密過程中,對不明確事項和有爭議事項的處理方式包括?
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和屬于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由機關、單位先行擬定密級
對擬定密級的不明確事項,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對已定密事項是否屬于國家秘密或者屬于何種密級有爭議的,由原定密機關、單位決定
對原定密機關、單位未予處理或者對處理結(jié)果不服的,向有確定權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確定
15、機關、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定密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哪些內(nèi)容?
定密責任人制度
定密授權制度
國家秘密動態(tài)管理機制
定密監(jiān)督檢查制度
16、定密是指國家機關和涉及國家秘密的單位依法確定、變更和解除國家秘密的活動。
對
錯
17、所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都是定密責任人。
對
錯
18、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應當根據(jù)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大范圍。
對
錯
19、機關、單位對承載國家秘密的紙介質(zhì)、光介質(zhì)、電磁介質(zhì)等載體以及屬于國家秘密的設備、產(chǎn)品,應當做出國家秘密標志。
對
錯
20、國家秘密的密級一旦確定,就不能再變更。
對
錯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