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校園找搭子現(xiàn)象觀察
1.?您的性別:
A. 男
B. 女
2.?您所在的年級: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及以上
3.?您的專業(yè)類別:
A. 文科(如漢語言、法學、歷史學等)
B. 理科(如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
C. 工科(如計算機、機械、土木工程等)
D. 醫(yī)科(如臨床醫(yī)學、護理學、藥學等)
E. 藝術類(如美術、音樂、戲劇等)
F. 其他
4. 你認為自己的性格更偏向于?
A. 非常外向
B. 比較外向
C. 中性
D. 比較內(nèi)向
E. 非常內(nèi)向
5.你在大學期間是否有過“搭子”?
A. 是
B. 否
6.?若您有/曾有搭子,主要涉及哪些類型(可多選)?
A. 飯搭子(一起食堂就餐、校外探店等)
B. 學習搭子(圖書館自習、小組作業(yè)、備考等)
C. 運動搭子(跑步、打球、健身、騎行等)
D. 興趣搭子(追劇、追星、玩游戲、看展、攝影等)
E. 出行搭子(上課同行、周末出游、返鄉(xiāng)等)
F. 生活搭子(取快遞、買東西、拼單等)
G. 其他
7. 你平均同時維持著多少位“搭子”關系?
A. 1-2位
B. 3-4位
C. 5位及以上
D. 不確定,隨活動而定
E.無
8. 您平均每周與“搭子”共同活動的頻率大概是?
A. 1次及以下
B. 2-3次
C. 4-5次
D. 6次及以上
E.無
9.您與當前/最近一位“搭子”的關系持續(xù)了多久?
A. 1個月以內(nèi)
B. 1-3個月
C. 3-6個月
D. 6個月-1年
E. 1年以上
F.無
10.?您主要通過哪種渠道尋找“搭子”(可多選)?
A. 社交媒體平臺(如小紅書、微博、抖音評論區(qū)等)
B. 校園社群(如班級群、專業(yè)群、興趣社團群、宿舍樓群等)
C. 線下場景偶遇(如圖書館、食堂、操場、教室等)
D. 朋友/同學推薦
E. 校園二手/互助類平臺(如校園墻、閑置群等)
F. 其他
11.您選擇找“搭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可多選)?
A. 避免孤獨(如不想一個人吃飯、自習)
B. 提高效率(如學習搭子互相監(jiān)督、運動搭子更有動力)
C. 降低社交成本(如不用花時間維護復雜關系、不用遷就多人需求)
D. 拓展社交圈(想認識更多同好,而非局限于班級/宿舍)
E. 滿足個性化需求(如小眾興趣找不到朋友,只能找搭子)
F. 受身邊人影響(看到同學找搭子,自己也想嘗試)
G. 其他
12. 尋找“搭子”時,您最看重哪些因素(可多選)?
①需求匹配度(如學習搭子成績相近、飯搭子口味相似)
②時間靈活性(如能配合自己的活動時間)
③性格合拍度(如是否開朗、好溝通)
④熟悉程度(如是否認識、有無共同好友)
⑤個人習慣(如是否安靜、有無衛(wèi)生潔癖等)
⑥其他
13.您與“搭子”是否會主動分享非共同需求的私人信息(如家庭瑣事、情感困擾、未來焦慮等)?
A. 經(jīng)常分享,已形成深度情感聯(lián)結(jié)
B. 偶爾分享,視話題舒適度而定
C. 從不分享,僅聊與“搭子”需求相關的內(nèi)容
D. 想分享但不敢,擔心越界或被拒絕
14.當“搭子”提出超出你們約定范圍的需求(如借錢、幫忙代做任務、占用私人時間),您通常會如何應對?
A. 盡量滿足,不想破壞關系
B. 委婉拒絕,并明確說明邊界
C. 直接拒絕,覺得對方越界
D. 糾結(jié)后妥協(xié),但內(nèi)心會不舒服
15.您認為自己選擇“搭子社交”,是否與“不想被社交綁架”(如為維持友誼被迫參與不喜歡的活動)有關?
A. 完全有關(這是我找搭子的核心原因)
B. 部分有關(有這方面考慮,但不是主要原因)
C. 幾乎無關(找搭子只是為了陪伴,不擔心社交綁架)
D. 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16.相比和朋友、室友一起活動,您更傾向于找“搭子”的原因是(可多選)?
A. 朋友/室友時間不匹配(如朋友有其他安排,搭子更靈活)
B. 避免矛盾(如和朋友因興趣不合吵架,搭子只聚焦單一需求)
C. 減少壓力(如不用在意朋友的感受,和搭子相處更放松)
D. 需求更精準(如朋友不愛運動,只能找運動搭子)
E. 沒有更傾向,看具體情況
F. 從不傾向找搭子,更愛和朋友/室友一起
17.若您從未找過“搭子”,主要原因是(可多選)?
A. 覺得沒必要(一個人更自由,不需要陪伴)
B. 不信任陌生人(擔心遇到人品差、有安全隱患的人)
C. 更喜歡和熟悉的人(朋友、室友已能滿足需求)
D. 不知道怎么找(沒接觸過尋找渠道)
E. 排斥這種社交模式(覺得“搭子”關系太功利、不真誠)
F. 其他
18.您認為“搭子關系”有可能發(fā)展成真正的朋友嗎?
A. 很有可能(我身邊就有案例)
B. 有可能(看相處情況,聊得來就能深交)
C. 不太可能(搭子只是為了需求,沒必要深交)
D. 完全不可能(搭子和朋友的界限很清晰)
19.長期參與“搭子社交”后,您感覺自己處理“深度人際關系”(如親密關系、長期友誼)的能力有變化嗎?
A. 提升了(和搭子相處鍛煉了溝通能力,更會處理關系)
B. 沒變化(搭子關系和深度關系不沖突,互不影響)
C. 下降了(習慣了“輕關系”,不想花精力維護深關系)
D. 沒注意過這個變化
20.您認為“搭子社交”的流行,是否意味著當代大學生對“情感聯(lián)結(jié)”的需求在“降級”(即不再追求深度情感,只滿足表層陪伴)?
A. 是(大家更怕麻煩,只想找低成本陪伴)
B. 不是(搭子是“精準情感匹配”,是情感需求的“升級”)
C. 不好說(有人降級,有人升級,看個體選擇)
D. 沒思考過這個問題
21.假設畢業(yè)進入社會后,您是否還會延續(xù)“搭子社交”的模式(如找“職場搭子”“租房搭子”)?
A. 一定會(搭子模式高效,能適應社會快節(jié)奏)
B. 可能會(看需求,有需要就找)
C. 不會(社會更需要深關系,搭子模式不適用)
D. 不確定(看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狀態(tài))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